四川南部县举办“古韵端午·文庙寻踪”系列活动
四川南部县举办“古韵端午·文庙寻踪”系列活动
四川南部县举办“古韵端午·文庙寻踪”系列活动
端午(duānwǔ)佳节临近,四川(sìchuān)南部县文庙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物保护宣传盛宴——“古韵端午·文庙寻踪”系列活动。5月25日至26日,活动现场(xiànchǎng)人头攒动,众多市民、游客以及文化爱好者们(men)沉醉其中,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南部文庙始建于明洪武(yúmínghóngwǔ)年间,距今600余年,后经清顺治、康熙、乾隆、嘉庆、道光等朝增建修葺,形成了一组(yīzǔ)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。现存大成殿、东庑、西(xī)庑、泮池和圆桥这几部分(bùfèn)。2007年6月,南部文庙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25日,太极清泉四川南部辅导站与南部县武术协会的(de)高手(gāoshǒu)们齐聚(qíjù)南部文庙。随着舒缓的音乐声响起,他们身着传统太极服饰,行云流水般地展开太极表演,引得观众们阵阵喝彩,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精彩瞬间(shùnjiān)。
26日,南部县摄影家协会精心筹备的文物摄影展吸引了众多目光。一幅幅珍贵的影像资料宛如时光的钥匙,缓缓打开文物背后尘封的故事(gùshì)之门。观众们驻足在展板前,仔细聆听讲解员的介绍,仿佛穿越时空,与(yǔ)先辈(xiānbèi)们进行(jìnxíng)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。
南部二小的学生们则开展了一场文庙素描活动。他们稚嫩(zhìnèn)的小手紧握画笔(huàbǐ),在画纸上勾勒出文庙的飞檐翘角、雕梁画栋。
文物专家的现场讲解更是为这场活动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。从(cóng)文庙的布局规划到每一处细节的装饰寓意,从它历经风雨的岁月变迁(biànqiān)到如今的保护现状(xiànzhuàng),专家们用生动(shēngdòng)的语言,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南部文庙的建筑特色、历史沿革以及文物保护知识。
“‘零距离’接触文化遗产,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”一位带着孩子(háizi)前来(qiánlái)参观的家长感慨道,“以前只是觉得这些文物很(hěn)古老,但通过今天的活动,才知道(zhīdào)它们背后有这么多精彩的故事,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和精神。”
从古建筑的(de)修缮保护到文物(wénwù)的数字化展示,从单纯的文物展示到文化活动的创新开展,近年来,南部县(nánbùxiàn)始终在积极探索文物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以文化遗产为纽带,营造全民参与(cānyù)文物保护的社会氛围。同时,持续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(shēndù)融合(rónghé),让文物‘活’起来,为建设文化强县注入持久动力。”南部县(nánbùxiàn)文物保护所所长白刚说。
(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彭超 |夏雨婷(xiàyǔtíng) 赵敏)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